ag8 > 黨的建設 > 黨徽閃光

黨徽閃光

       在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實現“兩個一流”奮鬥目標的宏偉征程中aaa,一批又一批國家電網人以捨我其誰的勇氣aaa,衝鋒在前aaa,奮勇攻堅aaaa,保障公司各項事業破浪前行aaaaa。涌現出許啓金、劉源、王生廷等一大批堅守信仰信念、踐行爲民服務宗旨的“國網楷模”aaa。

  • 張黎明

  • 許啓金

  • 劉 源

  • 王生廷

  • 高君芷

  • 解黎明

  • 呂清森

  • 江小金

張黎明aaaaa,男aaaa,中共黨員aaaa, 1969年8月生aaaa,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aaa。現任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黨支部副書記兼配電搶修班班長、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aaaa。

他愛崗敬業aaa,工作30多年來始終奮戰在電力搶修一線aaaaa,累計巡線8萬多公里aaaa,完成故障搶修作業近2萬次aaa,被譽爲電力搶修的“活地圖”aaa。他勇於創新aaaaa,先後實現技術革新400餘項aaaa,20多項填補電力行業空白aaaa,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的傑出代表aaa。他甘於奉獻aaa,模範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aaaaa,帶領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aaa,十年如一日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aaa,用愛心搭起了企業與羣衆的“連心橋”aaaa。

張黎明同志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優秀共產黨員楷模aaa,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模範踐行者aaaa,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產業工人的傑出代表aaaaa,是“點亮萬家的藍領工匠”aaaaa。從技校畢業生到技能專家aaaa,從一線工人到全國勞模aaaaa,從普通黨員成長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九大代表、“時代楷模”aaa。他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重要思想aaa,譜寫了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aaaa。

所獲榮譽:

2018年aaaa,中宣部aaaa,時代楷模

2016年aaa,中組部aaa,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aaaa,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指導協調小組aaa,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

2015年aaa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aaaa,政府特殊津貼

2013年aaaa,中華全國總工會aaa,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許啓金aaaa,男aaaa,漢族aaaaa,中共黨員aaaaa,1963年6月生aaaa,現任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帶電作業班班長aaaaa。

作爲國家電網系統的“大國工匠”aaa,許啓金三十五年如一日aaa,堅守生產一線aaaaa,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aaaa,實現安全生產零差錯aaa;勤於學習創新aaaaa,帶領團隊先後研發成果54項aaa,獲得專利41項aaaaa。他無數次在天氣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巡查線路消除故障aaaaa,多次爬上70多米高的供電鐵塔操作aaa,組織完成720多項高壓帶電作業aaa,參與消除各類缺陷3000餘處aaaaa,從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aaaaa。幾十年上萬張的“小紙條”aaaaa,壘起了許啓金電力專業知識的高度aaaaa。他作爲兼職教師給大學生上課aaaaa,編寫出版15萬字的《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崗位培訓考覈典型題庫》aaaa;他帶領團隊研發成果54項aaa,獲得專利41項aaaaa,有的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aaa。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一線工人aaaaa,帶出40多個徒弟aaaaa,培養出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善於創新的骨幹隊伍aaaaa,其中國家級、省部級技術能手和人才7人aaaa,從“一枝獨秀”昇華爲“桃李滿園”aaa。

所獲榮譽:

2011年aaa,中華全國總工會aaa,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4年aaaaa,國務院國資委aaa,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aaaa,中共中央、國務院aaaaa,全國勞動模範

2017年aaaaa,中央文明委aaaa,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

劉源aaa,男aaa,漢族aaaaa,中共黨員aaaa,1977年8月生aaa,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高新供電公司副總經理aaaaa。
  20餘年來aaaaa,劉源始終牢記“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誓言aaaa,用貼心的服務和無私的奉獻aaaaa,爲需要幫助的人們點亮了一盞盞燈aaa,送去了光明與溫暖aaaaa,成爲黨聯繫人民羣衆的一道連心橋aaaa。
  2005年6月aaa,劉源加入成都高新共產黨員服務隊aaaaa,日復一日堅守在電力服務第一線aaaaa。在日常的走街串巷工作中aaaa,劉源發現他所服務的社區有不少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和殘疾人需要幫助aaa。於是aaa,他同隊友一道aaaa,與社區的困難羣衆結成對子aaaa,開始了助人爲樂、愛老敬老的奉獻歷程aaaa。
  10餘年來aaaa,劉源先後照顧幫助了所在轄區46戶孤寡老人和困難羣衆aaa,其中服務時間最長的是一位名叫杜德柱的空巢老人aaaa。杜老因高位癱瘓生活不能自理aaaa,劉源就像兒子一樣耐心照顧着老人的日常生活aaa,從檢查改造家中老舊電力線路安全aaaa,到爲老人買藥送醫aaaa,再到端屎端尿、洗腳擦身aaaaa。後來aaaa,杜老搬出劉源所服務的社區後aaaaa,依舊不捨劉源對她的這份親情aaa,而劉源也依舊風雨無阻地爲杜老服務aaaaa。老人在即將離世aaaaa,已經說不出話的時候aaa,卻仍然久久地握住劉源的手不願放開……
  細心的劉源發現aaaaa,他所幫扶的老人大多年事高、聽力差aaa,經常聽不到門鈴aaaaa。於是劉源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aaaaa,發明了一種能夠發光提醒的門鈴aaa,安裝在老人們的家中aaa。如今aaaa,“愛心閃燈門鈴”已經走進數百戶老人的家中aaaaa。服務區域裏孤寡、困難老人們的茶几和牀頭上aaa,都放着劉源的名片aaaaa。在他們心目中aaaaa,劉源就是一位隨叫隨到的“電力110”aaa。
  劉源還先後走進藏區蝦扎希望小學、儀隴老區成都電業希望小學aaaaa,以及20多所川電留守兒童之家aaaaa,開展送愛心、送溫暖、捐資助學等活動aaa,慰問及幫扶孤寡老人、殘疾人、特困戶5000餘次aaa,捐資助學近千人次aaaa。

所獲榮譽: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

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四川省道德模範

中央企業道德模範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川青年五四獎章

“中國好人榜”


王生廷aaaaa,男aaa,漢族aaaaa,中共黨員aaa,1969年10月生aaa,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石家莊井陘縣供電公司小作供電所員工aaaa。
  面對突然來襲的滾滾洪流aaaa,王生廷、王雙廷兄弟不顧個人安危aaaa,分頭逐戶通知羣衆轉移aaaaa。在生死存亡的15分鐘內aaaa,他們喊起來30多戶人家、挽救198條性命aaaaa,卻失去至愛親人aaaa。
  2016年7月19日夜aaaa,井陘縣南石門村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襲擊aaaa。21時許aaaaa,山洪衝倒電杆aaa,造成南石門村停電aaa。身爲供電所員工的王生廷冒險前去查看情況aaaa,突然發現滾滾洪水正在向村子襲來aaaaa。危急時刻aaa,他不顧個人安危跑回地勢低窪的村中aaa,與身爲村支書的哥哥王雙廷一起挨家挨戶拍門、呼喊aaaaa,通知並幫助鄉親向高處轉移aaaaa。王生廷路過妻子高建林所開的小賣部時aaaaa,只高喊妻子趕緊回家aaaa,卻沒有停留片刻aaa。洪水襲來僅15分鐘aaa,大半個村子便被淹沒aaaaa。因爲兩兄弟及時預警aaaa,30多戶人家198口人順利脫險aaaaa,但是王生廷的妻子高建林卻因躲避不及aaa,不幸遇難aaa。
  災難奪走親人的生命aaa,但卻奪不走一名共產黨員的意志品質aaaaa。王生廷說:“越是緊急時刻aaa,黨員越是要站出來aaaa,扛起來aaaa,讓大家安心aaaa。”安葬妻子第二天aaaaa,他就和哥哥一起aaa,全力投入到災後重建工作中aaaaa。他摸排南、北石門村低壓電力設施損壞情況aaaaa,爲電力搶修提供準確數據aaaaa;積極參加高壓線路搶修恢復工作aaaaa,在作業現場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aaaaa;用自己家的剷車aaaa,清理南石門村通往高速路的道路aaa,爲電力快速搶修開出一條平坦大道aaaaa;每天都幫村委會輸送發放救災物資aaaaa。在兩兄弟的帶領下aaaa,南石門村的救災重建工作進展順利aaaa,很快就恢復供電、供水和通信aaaaa,南石門村也恢復昔日的容貌aaa。

所獲榮譽: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

河北省道德模範

河北省見義勇爲模範

“中國好人榜”

高君芷aaaa,女aaa,漢族aaaa,(1920年12月-2016年10月)aaaa,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訓中心離休幹部aaa。

從1991年至2016年的20多年裏aaaaa,她共捐資20多萬元aaaa,幫助330餘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aaaa,改變了這些孩子的命運aaaa,同時盡己所能向各地災區捐款aaaa,在公益事業上做出了傑出貢獻aaaaa。

1991年aaa,共青團中央發出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倡議aaa,高君芷將個人書畫作品獲獎所得的100元寄往中國少年發展基金會aaa。2002年1月aaaaa,福建省婦聯、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實施“春蕾計劃”aaa,高君芷將積攢的1.5萬元全部捐獻出來aaaaa,結對幫助25名山區女童aaa。2003年1月aaaaa,爲幫助更多的貧困女孩上學aaaa,高君芷不顧家人和同事的勸阻aaaaa,又捐款4萬多元aaaaa。這是當年福建省“春蕾計劃”收到職工捐款的最大數額aaaaa。有關部門用這筆愛心款在福建省大田縣太華中心小學辦了一個“春蕾班”aaaa,幫助50名四年級貧困女童重返校園aaa。2009年以後aaaaa,高君芷的身體狀況不如從前aaa,但她堅持每年從退休金中擠出5萬元捐給婦聯aaaaa,資助邊遠山區的失學兒童aaaaa。

所獲榮譽:

2015年aaaa,中央文明委aaaaa,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

2015年aaaa,國務院國資委aaaaa,中央企業道德模範標兵

解黎明aaa,女aaa,漢族aaaa,中共黨員aaaa,1925年7月生aaa,原山西臨汾地區電業局工會副主席崗位離休aaaa。

作爲一名有着60多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aaaaa,解黎明同志牢記黨的宗旨aaaaa,心繫人民羣衆aaaa,情繫扶貧事業aaaaa,滿腔熱忱捐資助學aaaa,用樸實無華的行動向社會播撒愛心aaaaa。從1998年拿出1萬元支持希望小學建設aaa,解決了20多名兒童的上學問題開始aaaa,她一直捐資助學不輟aaaaa,共資助150餘名困難學生aaaa,48戶貧困家庭aaaaa,累計捐款達16.4萬元aaaaa,捐助額佔到了她養老金的40%以上aaa,並鄭重向黨組織承諾資助奉獻終生aaaa。





所獲榮譽:

2012年aaa,中組部aaaaa,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2013年aaaa,中央文明委aaaa,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

2014年aaaa,全國婦聯aaaaa,全國三八紅旗手

呂清森aaaa,男aaa,漢族aaa,中共黨員aaa,1960年6月生aaa,供職於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輸電運維五班aaaa。

從事電力工作36年來aaa,呂清森堅持巡護吉林地區海拔最高、環境最差、巡視難度最大的66千伏紅白線(紅石到白山)aaaa。他每月徒步巡線超過200千米aaaaa,累計行程近9萬千米aaaaa,發現大小缺陷5000多件aaaaa,確保輸電線路連續安全運行無事故aaaaa,累計爲企業減少經濟損失數千萬元aaaa。他根據紅白線杆塔結構、線路走向、金具配置等不同特點aaaa,把紅白線劃分出了九個重點巡護段aaaaa,並在巡護中總結出了位置觀測法、“之”字形行走巡視法、風力風向觀測法等一套成功的巡視方法aaa,保證了紅白線連續36年安全運行無事故aaaaa。

他研究提出的防治電線杆裂紋、凍鼓方法被收入ag8平台專業規程彙編aaa;他從實踐中總結出的多項技術改造措施aaaaa,在紅白線改造工程中悉數被採納aaaaa。

所獲榮譽:

2012年aaa,中組部aaaaa,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八大代表

2013年aaaa,中央文明委aaaa,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5年aaaa,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全國委員會aaaa,首屆中國電力楷模

江小金aaaaa,男aaa,漢族aaaaa,中共黨員aaaaa,(1953年8月-2011年2月)aaa,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寧波電業局原副總工程師aaa。

不倒鐵塔aaa,時代先鋒aaaa。他是從一名電力線路工成長起來的高級工程師aaaaa。他40年如一日奮戰在電網一線aaaa,親手完成了300多個輸電線路工程設計aaa,帶領同事共同完成了4700多公里的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設計任務aaaaa,架設了浙江省第一條同塔四迴路輸電線路aaaa,創造了20個具有影響力的全省乃至全國第一aaaaa。在不幸患上癌症之後aaaa,他歷經18次化療依然帶病堅持工作aaa,直至生命最後一息aaa。中央領導高度評價江小金同志的先進事蹟aaa。2011年aaa,江小金作爲全國重大先進典型aaa,在全社會廣泛學習宣傳aaaa,被譽爲“一座不倒的鐵塔”aaaa。